“浙BA”火热,看浙大95后博导的“A×B面”_吴亦全_科研_大学生篮球赛

170 2025-11-12 07:55

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董晓萌 祁航 记者 王湛篮球杨瀚森

白天,他是数字法学界的“破壁者”。傍晚,他是“浙BA”运动活动 场 上的“破局者”。五冠加身的荣誉 ,科研攻坚的专注,浙大95后博导的“A×B面”,原来可以这么“野”。

7月17日,2025浙江省城市篮球赛 职业联赛 (“浙BA”)杭州东部赛区预选赛阶段赛事激战正酣。身披10号战袍的西湖队球员犹如一把出鞘利剑,靠闪电般的防守反击频频“破局”,撕裂对手防线。他是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吴亦全,因其出色表现被队员们评价为“有颜值、有态度,更有实力”。

A面运动活动 场 :领队 、五冠王,“浙BA”赛场“破局者”

掩护配合如墙,传送球 似电,比分牌数字飞速跳动。首节末段,10号球员吴亦全突然迸发 ,三分三分球,两罚全中,最后飘逸上篮拿下9分,瞬间点燃全场热血 。整场赛事 ,吴亦全得到22分。

“能够站上如此专业的舞台,还有热情的观赛人群 支持,真的令人感动。”谈到参加“浙BA”职业联赛 的契机,吴亦全表示,完全是机缘巧合,“我之前一直和西湖区队友们一起打球,这次西湖区文旅局联系我们参赛,我本来担心时间不允许要遗憾错过,现在看来非常值得。”

展开剩余79%

图中10号为吴亦全

吴亦全本硕博均就读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,学生时期,篮球快讯曾担任浙江大学普通生男子篮球赛 队领队 , 法甲新闻网带领球队五次获得浙江省大学生篮球赛 职业联赛 男子甲A组第一名 , 巴塞罗那三次入选全省最佳阵形 。篮球赛 贯穿了吴亦全的整个求学岁月,读书时期结识的球友,至今仍保持联系,一些球友还为他本次参加浙BA职业联赛 助威 点赞。

吴亦全和参赛队友

获胜 的背后,是团结、热血的队伍 力量。在担任浙江大学普通生男子篮球赛 队领队 时,吴亦全就重视队伍 建设。“场内的默契度 来源于场外的相处,作为领队 最重要的就是运动活动 场 外的沟通管理。”练习 结束后的聚餐,学长学弟在专业学习和技术练习 上的“传帮带”,日常点滴凝聚起了团结和默契度 。

B面科研:代码跨界法条,数字法学“破壁者”

学生时期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,目前却从事着数字法学的研究工作。这一跨界尝试,起源于吴亦全在大三时随导师接触的“智慧司法”科研项目。

这段经历点燃了他在数字法学领域的探索热情,足球直播使他逐渐将研究转向人工智能技术在法律场景中的应用。

目前,吴亦全所在队伍 正在探索研发和练习 法律大模型,并尝试逐步将其普及 到教学、科研等领域。“可以理解为法律专用版的大模型,因为法律是垂直领域,专业性要求较高,所以我们既要探索技术革新 ,又要确保技术向善。”

吴亦全做学术报告

作为博士生导师,吴亦全还承担着教学和学生培养的工作。“我的学生既有计算机专业的学生,也有法学生,有文有理,队伍 构成是多元交叉的。我鼓励大家各自分工,互相沟通 ,追尾出新的火花。”

吴亦全也将自己的科研心得言传身教,“我要求同学们做科研一定要有问题导向的思维,先明确问题,再思考方法和设计实验,这样工作才能严谨,形成逻辑闭环,否则盲目追逐学术热点会使得工作出现头重脚轻的状况。”

这支“00后”科研队伍 ,热血敢拼。“有几个会议的投稿截止时间正好是春节期间,起初比较担心大家的时间,后来发现同学们都充满干劲,除夕当天我们还远程协作,一起修改论文,最后这几篇文章也都顺利录用了。”

吴亦全带领学生参加赛事

95后博导A×B面:“打好球、做好事”的热爱与坚守

“打好球、做好事”是吴亦全的人生信条,也正是他作为一名青年学者与篮球赛 爱好者双重身份的真实写照。“我认为现在许多青年学者都具有多元身份,也有自己热爱的业余爱好。科研不是生活的全部,兴趣和热爱作为调节,性格进步 才会更全面,同时也会帮助你跳出来看问题。”

在吴亦全眼中,科研和篮球赛 有共通之处,“篮球赛 最迷人的地方,正是它的不确定性。赛前的纸面实力与当天赛场上的真实情况往往有一些差别,这更考验临场应对能力。科研上遇到任何问题也要保持冷静,保持良好心态。”

日常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,但吴亦全仍旧努力均衡 好工作和生活。每天傍晚是吴亦全的解压时刻,“这时候可以一个人在篮球赛 场上一边思考问题一边运动活动 出汗,身体也会调节到最好的竞技状态 。”谈及精力分配的诀窍,吴亦全表示:“我并不算高能量的人,但是我会排序各项事务的优先级,提高效率,热爱驱动。”

课堂上的吴亦全篮球杨瀚森

发布于:山东省
下一篇:没有了
上一篇:【视频】A组广东队夺魁 !粤港澳青年组团来汕看十五运_汕头_球员_赛事
推荐资讯